在全球科技飞速变革和健康中国战略不断推进的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我院恢复独立建制以来,全力构建“5+1”核心竞争力新格局,中药创新药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创新所”)在院党委“立规矩、定规划、调布局、抓项目、实保障”十五字工作思路的指引下,以传承中医精华、守正创新为己任,积极探索中药新药与大健康产品的研发与转化之路,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赋能”的全链条创新体系,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砥砺创新,技术攻关为新药研发奠基
部分研发仪器设备。
中试车间部分生产设备。
在国家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政策赋能下,创新所不断优化科研平台建设,依托芙蓉实验室中药制剂关键技术平台、中药新药研发平台、中药监管科学研究中心、中医药名医名方制剂重点实验室、中部地区区域性营养创新平台——食药物质研究中心等一系列科研载体,以及3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实验室、700平方米的中试车间,持续开展基于名医名方、院内制剂向新药转化的研究工作。
团队围绕肿瘤、老年病、骨科等中医优势病种,调研遴选出第一批拟转化新药处方10个,并在我院主办的首届岳麓论坛上发布。
目前,正持续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新药“慢阻肺舒颗粒”、“芪斛清解颗粒”的研究,以及肾复舒颗粒、妇科止血颗粒等8个中药新药的委托研究。
同时,创新所依托芙蓉实验室中药制剂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围绕中药外用经皮给药制剂、中成药生粉灭菌、口服液体制剂澄清三大关键技术瓶颈开展重点攻关,新药研发和基础研究并重,共同推进中药科技创新。
立足市场,技术服务助力产品转化落地
与源品细胞生物科技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推动中医药与再生医学共同发展。
创新所紧密对接市场,与省内外众多科研机构、企业和地方政府建立合作关系,为谷医堂、源品生物等省内外70余家企业、30余家医疗机构以及永州零陵区政府、衡南县人民政府等提供技术服务,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目前,创新所已取得77个医院制剂备案,40余项药食同源食品批文和4项保健食品国家注册批文。与谷医堂联合打造的药食同源膏滋系列产品持续领跑市场,推动中药大健康行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效益与市场价值的双赢。
打造标准,提质研发管理流程与中药制造品质
眼镜蛇与蕲蛇原药材及聚合酶链式反应
以湖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监管科学研究中心的入驻为契机,创新所紧跟国家中药注册审评体系改革,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搭建中药创新药物研发质量管理体系,为中药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示范和支撑。
此外,创新所牵头起草了力曲、六神曲、制眼镜蛇等109种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以及牡丹木槿花《湖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等多项省级地方标准;目前正在开展146个品种的《湖南省中药材标准》的修制订工作,为中药质量保障和监管提供了科学依据。
完善梯队,拓展交流,为创新研发助力蓄能
岳麓论坛“中药新药创制与监管科学研究”分论坛。
创新所不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六个专业科室协同合作,获得“中药新药研发及保健食品开发”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称号。团队拥有湖南省“十四五”中医药学学科带头人、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湖湘青年英才等优秀人才,同时也吸纳了大量硕士、博士优秀后备力量,在国家级、省部级和厅局级科研项目上均取得了丰硕成果。2023年以来累计获批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6项,在国内外科研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此外,创新所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在首届岳麓论坛中成功承办了“中药新药创制与监管科学研究”分论坛,并邀请了中药监管科学研究中心成员杨洪军研究员、肖小河研究员、秦雪梅教授等作相关主题报告。内强建设,外促交流,为中药新药研发和科学监管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撑。
医药创新之路永无止境。在中医药“十五五”规划以及国家大健康战略东风下,创新所将继续依托湖湘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和悠久传承,以临床为导向,聚焦肿瘤、老年病等优势病种,深入挖掘马王堆医学文化精髓与名医名方,以扎实的基础研究为依托,持续推进中药新药的筛选与转化;同时助力药食同源等大健康产品的创新与升级,切实提高中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效益,为区域经济与健康产业的转型升级贡献更多的中医药智慧。
编辑| 青 囊
一审| 肖德华 凌 洁
二审| 正 培 凌 佳
三审| 周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