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位简介(单位代码:88801)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坐落于——楚汉名城、屈贾之乡中国长沙,是省人民政府直管的公益二类科研单位。自1957年建院以来,始终致力于中医药科研、医疗、教学与产业融合发展。现有岳华、麓山、宁乡、望城四个院区,设有9个科研机构,拥有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1所大型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拥有湖南省中医药科技发展总公司(全资)、湖南国华制药有限公司(控股)、湖南春光九汇现代中药有限公司(技术参股)3家企业。建院68周年之际,研究院正式启动中医内科学(100506)、中药学(100800)两个学术学位硕士点的自主招生。诚邀全国学子共赴中医药传承创新之约!
大师云集,薪火赓续。从湖湘中医“五老"中李聪甫、刘炳凡、欧阳錡“三老”肇始,到新时代湖南四位国医大师中刘祖贻、孙光荣、潘敏求新“三老”赓续,我院名师荟萃、人才辈出。现有在职职工1328人,其中高级职称专家29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90余人。拥有全国名中医、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青年岐黄学者等国家级高层次杰出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0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2人,省名中医21人。拥有14个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和1个全国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
三教融合,育人育才。1981年,我院获批国务院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大批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2013年,我院获批设立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成为湖南省三家具备独立招收资格的工作站之一。2023年3月,湖南省中医药高层次人才传承研修中心(国医研修院)落户我院,持续打造湖南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第三驾马车”。2025年7月,王琦书院湖南分院正式挂牌落户我院,成为全国首家设立于科研院所的书院。现已初步形成了以研究生学历教育、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师承教育和书院教育为主要特色的教育教学体系。
科研高地,平台领先。拥有湖南中医药界首个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先后获中医药行业领域科技成果奖励370余项。有中药粉体与创新药物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国家级、省级、市厅级等各类平台97个,其中入选芙蓉实验室有“中医老年病研究中心”“中药制剂关键技术研发平台”2个平台,联合共建省中药监管科学研究中心,成功入驻岳麓山实验室,为我院中医药研发提供了多学科试验平台。成功转化古汉养生精、妇科千金片、汉森四磨汤、驴胶补血颗粒等多个知名中药新药,获专利授权100余项,年产值达数千万元。
资源普查,服务湖湘。我院连续承担四次湖南省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第四次普查历时11年走遍全省122个县(市、区),查明湖南中药资源4667种,收集种质资源6000余份,建成5个稀缺种子种苗基地(总面积700亩)。出版《中国中药资源大典·湖南卷》,构建中药资源数据库,成果获湖南省中医药科技奖特等奖。牵头制定“湘九味”品牌首个国际标准《中医药 茯苓》,并建成“湖南省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检测中心”与“繁育技术服务中心”两大平台,构建了涵盖快速繁育、低温保存与组织培养的技术体系,为全省中药产业提供检测、标准、信息与技术全方位服务。
中西协调,特色鲜明。附属医院是全国十大国家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之一,2023年成为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项目建设单位。培育国家级“旗舰”专科3个(肿瘤科、脑病科、老年病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5个(肿瘤科、脑病科、心血管科、老年病科、护理学)。在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作、脑健康与认知障碍规范化诊疗、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脑病、老年病等领域享有盛誉,形成了显著的中西医协同临床优势。
二、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的中医药高层次人才。
三、招生类型和计划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以培养从事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的培养,毕业时授予相应专业的学术型学位。
招收专业:中医内科学(100506)和中药学(100800)。
培养方式为全日制,要求考生全脱产在院学习,基本学制3年。
招生计划:2026年计划招收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13人,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实际下达的招生指标为准。
四、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三)身体健康,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网络教育、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等类别的应届生)。考生录取当年9月1日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同时具备学位证书。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报考。
3.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五、报名方式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
(一)网上报名: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网上预报名时间: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每日9:00—22:00。所有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参加报名,按要求如实填写并提供报名材料。
(二)网上确认:以教育部以及考生选择的报考点的规定为准。请考生及时关注各报考点公布的网上确认时间,认真核对并确认本人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三)注意事项
1.所有考生均须参加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积极配合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
2.考生网报信息填写务必准确、真实,不得弄虚作假。如因网报信息与真实信息不符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复试)或录取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在读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在职人员报考须征得所在工作单位同意,并要求全脱产学习,否则不予录取。请在职人员谨慎报考。
六、初试考试科目说明
(一)中医内科学(专业代码:100506),初试科目业务课为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科目(300分);中药学(专业代码:100800),初试科目业务课为自命题考试科目(300分)。
(二)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100分);(2)201英语(一)(100分);(3)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300分)
(三)中药学自命题考试科目为中药综合。中药综合包括中药学、中药药理学、分析化学。自命题科目不指定教材版本,考试大纲见附件《2026年中药综合考试大纲》。
七、初试
考生应在考前十天左右(以教育部公布的时间为准),自行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正反面打印,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初试时间:2025年12月20日—21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八、复试要求及体检
(一)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初试分数线要求。
(二)复试时对考生身份证、学历证书等报名材料及考试资格进行严格审查。资格审查不合格者,不予参加复试。
(三)复试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差额复试,具体比例由我院根据生源和招生计划情况确定。具体复试方案(时间、地点、内容)将会及时在我院官网上进行公布。
(四)调剂工作均通过教育部“全国硕士生招生复试调剂服务系统”进行。具体要求和程序届时将在官网进行公布。
(五)体检:考生体检在拟录取阶段进行,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体检标准(教学〔2003〕3号)执行,不参加体检或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六)其他未尽事宜,以教育部《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及湖南省研究生招生相关规定为准。
九、学费标准及奖助体系
(一)学费标准:按照(湘发改价费规〔2023〕262号):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8000元/人/年。收费标准如有变动,以湖南省出台的最新文件为准。
(二)奖助体系:根据国家、省级有关政策及文件要求,结合我院实际,设立研究生奖助学金,具体评选方案按照相关文件执行。
十、招生目录
我院单位代码:88801,请及时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和“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官网查询招生相关信息。
通讯地址: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长沙市岳麓区岳华路142号)
邮政编码:410013
E-mail: hnszyyyjyzs@163.com
电话:0731—89949025
联系人:徐老师
如招生当年国家出台新的招生政策,我院将根据最新文件要求作出相应调整,并及时予以公布。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2025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