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非遗传人读经典】《周易》的历史地位如何

发布日期:2024-05-17 09:05:57 信息来源:附属医院 作者:乔寅飞

  古老而灿烂的中华文化,曾经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最为辉煌的成就莫过于《周易》的诞生。中国的《易经》与西方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印度的《吠陀》,号称“世界四大元典”,对人类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周易》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和传统文化的主干

  《周易》是战国以前,包括整个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历时3000年的文化总结。一部易学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周易》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儒家、道家共同的经典。

  先秦时期,《周易》首先被孔子列为六经之一。到汉代随着儒学地位的提高,作为儒学经典的《周易》被奉为“六经之首”“群经之首”,这一地位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魏晋时期,《周易》被列为“三玄之冠”。隋唐时期,《周易》被定为十三经之首,从而跃居为中国经学领先地位。尤其在唐朝,佛经大量进入中国,而《周易》与之平分秋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依然占据主体的地位。宋元时期,《周易》被奉为理学的经典。清朝时期的《四库全书》更是收纳了大量易著。由此可见《周易》在我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的传统文化中都起着主干作用。

  《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承前启后

  中华文化,肇始于《易》。《周易》对我国哲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等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是炎黄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的先祖。

  《周易》分为《易经》《易传》,其中《易经》是我国西周末年的一部古代自然科学的典籍,是殷商到周朝自然科学、社会、历史、哲学的总结,是一部自然科学与哲学密切结合的伟大著作。其中,天文、地理、乐律、兵法、算术、宗教等无不涉及,以数、理、象窥测宇宙运行之规则。

  《周易》为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圣合著。伏羲画八卦,文王作卦辞,周公著爻辞,孔子撰《易传》。儒家、道家、墨家、诸子百家皆无不以《易经》为根据。《易传》成书于春秋至战国中期,是对《易经》的注释及发挥,《易传》是春秋以前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集大成。《易传》的注释及发挥对《易经》有着重要的发展。《易经》与《易传》合称《周易》。

  《周易》是中医的源头

  《周易》内含丰富的辨证法思想,尤其是蕴含有精深的医学哲理。《黄帝内经》中的重要基础理论,如阴阳学说、藏象学说、气化学说、皆源自《周易》。故有“医者《易也》”之说法。

  《易传》成书于春秋至战国时期,《内经》成书于战国至两汉之间,由于成书时间相距不远,因此,《内经》充分汲取了《周易》的精华,并把它创造性地和医学相结合,使中医学成为一门哲理水平很高的自然科学,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为中国人民的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有力地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可见医易是一脉相承的,医理源于易理,又发展了易理,历代医家研究《内经》,无不求索于《易》。所以对《内经》及中医理论进一步深研时,就离不开对《周易》的进一步挖掘。

  近现代西学东渐,中医和西医呈现融合之势,互补和启迪。西医学以实验科学为先导,中医学以辩证思维为优势。中医学的辩证思维根源于《周易》太极思维,太极思维的核心是阴阳思维,也即对矛盾法则的高度概括。阴阳矛盾是宇宙万事万物的普遍规律,因此,《周易》揭示的是宇宙万物最普遍的思维规律。

  为了深入研究中医,我们有必要对《周易》进行溯源,以求其源,继其流,为中医理论的突破,独辟蹊径,使中医学更加发扬光大。

 

  编辑|青   囊

  一审|肖长江   张湘卓

  二审|正   培   凌   佳

  三审|周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