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本书将时令节气和不同体质相结合,旨在为读者养生保健和预防疾病指明方向。出现不适请您及时就诊,接受专业医师的治疗,避免自行用药。
1、本周历法解析
【2025年4月14日——2025年4月20日】
本周节气:
清明节气第三候、谷雨节气第一候。清明第三候虹始见,虹是阴阳交会之气,纯阴纯阳均无;谷雨第一候萍始生。此时降雨增多,同时阳气渐升。
运气分析:
本周处于乙巳年二之气,主气为少阴君火,客气为太阳寒水,岁运是少金,受五运六气的寒水影响,寒水遏制心火,太阳寒水对心火的抑制作用更强。
本周病症:胸闷。
病证分析:
心主血脉,心气充沛则血流通畅。本周逐渐进入清明节气第三候,受太阳寒水影响,水湿抑制心火更重。受寒湿影响,心阳不振,血液失去其推动作用。血行郁滞,进一步导致心脉痹阻,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素体阳虚以及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病史的患者应着重注意。
2、中医学有关辨识
胸闷在中医学中属于“胸痹”的范畴。胸痹是以胸部憋闷、疼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心前区、背部、肩胛间区绞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面色苍白、冷汗直流。
病机:
胸痹的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等脏。其病理变化为本虚标实,本虚有气虚、血虚、阴虚及阳虚;标实有血瘀、寒凝、痰浊、气滞,且可相兼为病,如气滞血瘀、寒凝气滞、痰瘀交阻等。
证治分类:
1.心脉瘀阻证
临床表现:发作性胸部刺痛,或压榨性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为甚,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苔薄,脉弦涩。
证机概要:血行瘀滞,心脉不畅。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代表方:血府逐瘀汤。
2.气滞心胸证
临床表现: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处不定,可放射至左肩或颈部;时欲太息(叹气),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胸胁胀满,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证机概要:肝失疏泄,气机郁滞。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
3.痰浊闭阻证
临床表现:胸部窒闷疼痛,闷重痛轻,痰多气短,头身困重,形体肥胖,遇阴雨天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咳吐痰涎;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苔浊腻或白滑,脉滑。
证机概要:痰浊痹阻,胸阳不振。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代表方: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4.寒凝心脉证
临床表现:猝然胸痛如绞,心痛彻背,形寒肢冷,多因气候骤冷或外感风寒而诱发或加重;形寒,甚则手足不温,冷汗自出,胸闷气短,心悸,面色苍白;苔薄白,脉沉紧或沉细。
证机概要:阴寒凝滞,心阳不振。
治法:辛温散寒,宣通心阳。
代表方: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5.气阴两虚证
临床表现:心胸隐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动则尤甚,伴倦怠乏力,易汗;舌质淡红,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缓或结代。
证机概要:心气不足,阴血亏耗。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代表方: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
6.心肾阴虚证
临床表现:心痛憋闷;心悸盗汗,虚烦不寐,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口干便秘;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促代。
证机概要:虚热内灼,心失所养。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和络。
代表方: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加减。
7.心肾阳虚证
临床表现:心悸而痛,胸闷气短,动则尤甚;自汗神倦,畏寒蜷卧,四肢欠温或肿胀,面色㿠白;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或腻,脉沉细迟。
证机概要:阳气虚衰,胸阳不振。
治法:温补阳气,振奋心阳。
代表方: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
3、调养与防治常规建议
本周高发的胸闷相当于寒凝心脉型胸痹,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养防治。
1.情志调养
中医讲五脏应调和,心主神明,更应追求心灵的宁静。注意调摄精神,避免情绪波动。养生过程中应当放下执念,融入自然。保持心情愉快,对预防胸闷很重要。
2.起居调养
注意生活起居,寒温适宜。胸痹内舍于心,外邪对心脏病的发生、发展也有明显影响,如现代医学认识的风湿病会导致心脏瓣膜疾病,上呼吸道感染会发展成为病毒性心肌炎。平素注意生活起居,做到寒温适宜十分必要。
3.饮食调养
注意饮食调节,清淡均衡有营养,避免肥甘厚味。中医认为过食肥甘厚味易于产生痰湿,痰湿阻络,影响经气的正常运行,可导致胸闷的发生。
4.代茶饮建议
增强体质,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应当正确,选择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地,在寒冷的早上晨跑容易引起胸痹的发生,中医认为锻炼要“不妄作劳”,做一些平和的运动有利于气血运行,如在温暖的早晨打太极拳、做八段锦,都是不错的选择。
5.中成药建议
冠心苏合丸:功效为理气,宽胸,止痛;适用于心痛有寒者。
6.穴位建议
天突穴、内关穴、鱼际穴。睡前按揉 15 分钟,以酸胀为度。
6.其他
出现胸闷、胸痛时,建议及时就医,症状严重者,应立刻拨打急救电话。
4、现代医学的认识
现代医学中的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冠脉综合征大多可参考中医学的胸痹进行辨治,本周以稳定型心绞痛为例进行介绍。稳定型心绞痛是指由体力劳累、情绪激动或其他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的心前区疼痛。经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后迅速缓解;疼痛发作的性质、频率、部位、程度和持续时间在 1 ~ 3 个月内无改变。
流行病学:
40 岁以上男性易患稳定型心绞痛,其中以脑力劳动者居多。
临床分型及主要表现:
稳定型心绞痛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疼痛的特点如下。
1.诱因
发作常由体力劳累或情绪激动(如愤怒、焦急、过度兴奋等)所诱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亦可诱发。疼痛多发生于劳累或激动的当时,而不是在劳累之后。典型的稳定型心绞痛常在相似的条件下重复发生。
2.部位
胸痛的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手掌大小范围;也可横贯前胸,界限不清。胸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
3.性质
胸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像针刺或刀扎样锐性痛,偶伴濒死感。有些患者仅觉胸闷不适而非胸痛。发作时患者往往被迫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
4.持续时间
心绞痛一般持续数分钟至十余分钟,多为 3 ~ 5 分钟,一般不超过 30 分钟。
5.缓解方式
一般在停止原来诱发症状的活动后心绞痛即可缓解,舌下含用硝酸甘油等硝酸酯类药物也能在几分钟内使之缓解。
治疗方法:
主要介绍一些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
1.硝酸酯类药物
硝酸酯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扩张周围血管,减少心脏前后负荷和心肌需氧。代表药物有硝酸甘油和硝酸异山梨酯。
2.β 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的主要作用为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代表药物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
3.钙通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主要针对血管痉挛性心绞痛患者,可以保护缺血心肌,减轻心脏负荷,降低耗氧量。代表药物有硝苯地平、非洛地平。
4.抗血小板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避免形成血栓进一步发展成为心肌梗死。代表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5.其他药物
其他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常用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雷米普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