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36氪】新质生产力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长沙生物医药产业做足“新”文章

发布日期:2024-11-04 09:52:24 信息来源:36氪 作者: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今年初,“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列入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首位。而生物医药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增长引擎之一,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是湖南省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之一,在加快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湖南的医药军团抓住这一“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做足“新”文章,成为创新最为活跃、发展最为迅猛的优势产业链之一。

  长沙市作为湖南省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高地,依托优越的地理区位条件和坚实的产业链基础,打造以中药、医疗器械为核心,以化学药、生物药、医药物流、高端服务为支撑的产业格局。2023年长沙生物医药类上市企业达19家,其中爱尔眼科、益丰药房、老百姓、圣湘生物、三诺生物5家公司市值超百亿。

  10月22日,36氪湖南“新质生产力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活动走访长沙市生物医药产业聚焦区之一的湘江新区,实地探访这一产业链上的明星企业,如何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一、投入研发,长沙生物医药千亿产业正提速

  在刚过去的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三季报密集披露,湘股业绩榜单中,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表现亮眼。比如圣湘生物,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0.33亿元,同比增长63.24%;扣非净利润1.5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37.21%。

  当下,生物医药产业成为长沙市千亿产业之中的“绩优股”。在长沙,生物医药是长沙上市公司中数量最多的赛道之一。

  湖南湘江新区同样是长沙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区,聚集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相关企业2000余家,其中上市公司9家、规上企业100余家,产业链总产值逾865亿元。

  在2023年9月1日长沙市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首开式上,生物医药是亮相最多的行业之一。比如楚天医药、爱尔眼科医学、圣湘生物等多个项目集中揭牌,华科生物、博极生命科技、三诺生物全球研发中心在首开式上“云开工”。

  生物医药企业的扎堆亮相,正体现长沙市对这条产业链研发力量的肯定与重视。

  在这些明星企业的背后,还有许多研发机构正托举长沙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版图的发展提速,比如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省中医药研究院研发团队

  古汉养生精、妇科千金片、驴胶补血颗粒、四磨汤口服液……谈起这些耳熟能详的中医药,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负责人告诉36氪,这些产品都来自于省中医药研究院的科研成果转化,“2022年,我省销售排名前十的中成药,由我院转化的品种达到6个,成为汉森制药、启迪药业、九芝堂、千金药业等省内外中药生产企业的拳头产品。”

  据介绍,省中医药研究院是融科研、医疗、产业、教育、文化及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省级综合科研机构。长期活跃在创新药物开发领域,完成中药创新药物研究6个,经典名方研究10余项,获得国家新药临床批件5个,医院制剂备案70个,食品、化妆品等健康产品备案30个。

  建院以来,省中医药研究院研发中药新药40多个,保健食品、医院制剂、药食同源食品等200余个,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0余项。其中肝复乐片是国内第一个治疗肝癌的中药创新药,“中药超微粉体关键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湖南中医药界首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其中,中药创新药物研究所是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的二级机构,致力于中药新药与大健康产品的研发与转化。依托芙蓉实验室中药制剂关键技术研究平台,重点攻克外用经皮给药制剂、中成药生粉灭菌关键技术瓶颈,形成了从政策法规把握、原辅料标准、新产品研制、产业化转化与上市科学监管的全产业链一体化创新研究。

  二、打通产学研用,打造新价值链

  对生物医药行业而言,研发是核心,而高效率的校企对接、高质量的产学研合作十分重要。在长沙市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首开式上亮相的生物医药类研发中心,有许多来自医药类企业。

  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更好地结合,助力形成新的价值链,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也是一个典型样本。该院在推动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中医药产业化方面成绩斐然。

  从省中医药研究院自身架构来看,在打通产学研用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该院下设9个研究所(中心),拥有附属医院(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1所三级甲等公立医疗机构,拥有湖南省中医药科技发展总公司(全资)、湖南国华制药有限公司(控股)、湖南春光九汇现代中药有限公司(技术参股)3家企业。

  近5年来,省中医药研究院与省内外50余家企业对接,多家地方政府战略合作,制定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顶层设计,科技赋能,获得中药创新药临床批准10项,医院制剂批文70项,中药饮片地方标准60余项,保健食品国家注册批文4项,药食同源食品批准40余项,培育年产值过亿中成药大品种3项。前述古汉养生精等省内外中药生产企业的拳头产品或知名品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国华公司产品

  在与企业对接方面,省中医药研究院与湖南时代阳光药业建立了“产学研用”的战略合作,开展喉咽清口服液“中药口服液体制剂共性技术研究”课题,该研究成果被评为“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并实现喉咽清系列产品年销售额跨亿元攀升。

  此外,省中医药研究院控股公司湖南国华制药,在将研究院科研成果转化方面也屡有突破。国华公司拥有片剂、硬胶囊剂、颗粒剂(含中药提取)等三种剂型共17个国药准字生产批件,产品涵盖心脑血管类、抗肿瘤类、骨伤科类、妇科类等。同时,国华制药还致力于大健康类产品开发,有以“华固元”“丝柔本草”“乌蔻”等品牌为主的补益类、洗护类大健康产品,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

  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国华公司拥有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 20项,先后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省“专精特新小巨人”和“长沙市小巨人”等荣誉称号。

  三、新质生产力,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其中包括“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等。

  作为厚植“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对于医药行业有何意义?

  新质生产力加速了新药的诞生,精准医疗、基因治疗、生物制药等新兴领域得以蓬勃发展,为攻克各种疑难病症提供了更多可能。同时,新质生产力也促使医药行业在生产、流通环节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确保药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新质生产力也推动了医药营销和服务创新,让市场推广以产品价值为基础,并利用互联网、移动医疗等平台,为患者提供更便捷、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从需求端来看,我国仍然存在巨大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慢病治疗将构成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广大应用空间。从企业来看应持续培育自身创新研发的能力,在新一轮技术变革的浪潮中,以创新为抓手,不断突破发展瓶颈。同时,从产业绿色发展的角度看,新质生产力在创新药层面的应用基础上,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能耗、提高产品品质,是当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升方向。

  在这一轮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长沙的医药企业正积极探索新质生产力,抢抓政策机遇,激发内生创新活力,也将为国民健康事业做出更多贡献。

  相关链接:https://36kr.com/p/301584286457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