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新湖南】顶尖学者齐聚一堂,慈利杜仲产业发展“华山论剑”

发布日期:2023-04-13 23:39:00 信息来源: 作者: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13日讯(记者 宁奎 向韬)“杜仲产业未来发展大有可为!”4月13日,在慈利杜仲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焕明从基础研究、育种管理、市场发展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并对慈利县大力发展杜仲产业寄予厚望。

顶尖学者齐聚一堂,慈利杜仲产业发展“华山论剑”

  慈利县是“中国杜仲之乡”,有上千年的杜仲栽培历史,也是全国最早发展杜仲产区的地区之一,拥有17.2万亩杜仲林,其中江垭林场是全国第一个杜仲国有林场。目前,慈利县参与杜仲等中药材产业的企业、专业合作社、村集体、家庭农产有172家,年产值达10.57亿元,并取得了20多个注册商标及专利。

  就中药杜仲研发模式创新、杜仲产品提质增效和深加工等问题,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彭成,湖南省中医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葛金文,西北大学特聘教授、英国剑桥大学药学系血管生成与天然产物实验室原副教授、主任樊台平,杭州师范大学整合药学院院长、浙江省榄香烯类抗癌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谢恬,深圳基因组学研究所教授戴俊彪,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成绍武等专家先后发言,从各专业领域提出了相关建议。

  同时,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们发出《加快推进慈利杜仲产业发展的倡议书》,倡议社会各界加强慈利杜仲科技创新研究,共享构建科研平台,致力推广精准医学在中医药领域应用,积极为慈利杜仲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不断壮大慈利杜仲产业链研学产研专家团队力量,加大杜仲等中医药产业人才培养力度;充分利用慈利杜仲产地资源,发挥“慈利杜仲”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优势,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顶尖学者齐聚一堂,慈利杜仲产业发展“华山论剑”

  会上,慈利县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就推进慈利中医药产药发展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从中药材基地建设、中医药产品研发、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产业平台建设等方面强化合作,推进杜仲等中药材新品种选育、新产品研发、标准化生产和精细化加工,实现慈利人工种植的大宗中药材全产业链科学发展。并通过5至10年的努力,加快建设以慈利县为中心,半径500公里,覆盖周边四省(县、区)的中药材种植、交易、研发、加工、物流、配送基地。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富则群众富,产业活则全盘活。”慈利县委副书记、县长朱爱民表示,杜仲产业合作发展势头强劲、前景广阔,全县将通过整合优势资源、打造科研平台、创新管理模式等方式,推动杜仲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把杜仲产业打造成百亿产业链。

  (一审:向韬 二审:宁奎 三审:廖声田)